- 曹海洋;唐杨;
根据《公路桥涵用波形钢板》(JT/T710-2008)中的F波型建立波纹钢管涵的有限元模型,同时建立相同跨径的圆形钢管涵有限元模型,对比分析了波纹钢管涵和圆形钢管涵在变形和应力上的差异。结果表明:在相同条件下,波纹钢管涵的结构变形小于圆形钢管涵的结构变形;圆形钢管涵的最大应力值和应力变化幅度相比于波纹钢管涵较小;波峰截面的应力较大值出现在顶点和最低点,波谷截面的应力较大值出现在顶点、1/2点和最低点;波纹钢管涵的应力分布较为复杂,管轴方向相邻波峰和波谷的应力差值较大。
2020年04期 v.37;No.144 1-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709K] - 任荣;唐杨;何宏彬;王国炜;唐彬;
以某项目1#段扶壁式挡土墙为工程背景,采用ANSYS通用有限元分析软件建立空间实体模型,对扶壁式挡土墙的结构变形和结构应力进行分析,计算中考虑土体与挡墙之间的接触非线性。计算分析表明:扶壁式挡土墙在荷载作用下的变形和应力较低,具有足够的安全储备;扶壁板之间墙面板的中心位置附近有最大的水平位移,在扶壁式挡土墙设计中需要注意墙面板的刚度问题;墙面板、扶壁板、踵板、趾板的角隅位置通常存在较大的拉压应力,在工程设计与施工中需要给予关注。
2020年04期 v.37;No.144 5-8+4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567K] - 魏赛东;万振江;
以陕西省内某连续刚构桥梁为依托工程,基于有限元软件Madiscivil以及MadisFEA模拟分析了腹板厚度过渡段优化前后力学性能变化,比较了L/4截面处应力变化与裂缝的开展情况。实体有限元模拟计算结果表明,优化后L/4箱梁截面处混凝土应力有所减小,裂缝在顶板处的最终宽度明显降低,且结构优化后对施工工艺及成本影响较小。
2020年04期 v.37;No.144 9-1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342K] - 孙长华;
计算分析了设计频率为0~2%时山区水库在复杂环境下的防洪特性。结果表明,随着设计频率从0.02%增加至2%,山区水库的水库最高水位、水库库容和最大泄量都呈现逐渐减小特征;当设计频率为0.02%时,如果水库最高水位下持续进行6h,山区水库将承受巨大风险。若要保证山区水库在复杂环境下具有较强的防洪能力,则设计频率应该高于0.135%。随着置信度水平从0增加至1,山区水库的防洪模糊风险率区间呈现逐渐减小特征,山区水库风险模糊性会随着置信度水平增加而减弱,山区水库极限水库风险率上限和下限数据的可信度也逐渐提高。
2020年04期 v.37;No.144 14-1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886K] - 董浩;罗杰;张振升;张彬;晏克珍;
为研究"水泥+矿物掺和料"组合胶凝体系,以山砂代替标准砂,混合粉煤灰、粒化高炉矿渣、硅灰等多种矿物掺和料,等量取代组合胶凝体系中原有水泥。通过对取代物单掺、双掺及三掺进行胶砂试验,研究胶砂强度与流动性。试验结果表明,当粉煤灰取代水泥15%以下时,相同胶砂流动度的用水量降低且56d龄期的强度与基准胶砂强度基本相同;当矿渣粉取代水泥15%以下时,相同胶砂流动度的用水量基本相同且56d龄期的强度与基准胶砂强度基本相同;当硅灰取代水泥5%以下时,相同胶砂流动度的用水量降低且56d龄期的强度优于基准胶砂强度。以试验数据为基础,通过数据整理、统计分析、参数反推,分析结果表明水泥胶砂流动性和强度随矿物掺和料的种类增多呈现正相关。即三掺矿物掺合料的水泥胶砂流动性和强度最高,双掺矿物掺合料的水泥胶砂流动性和强度次之,单掺矿物掺合料的水泥胶砂流动性和强度最低。
2020年04期 v.37;No.144 18-2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536K]
- 沈丽;
高职院校承担着为智能制造输送有较高职业核心素养的技术技能型人才的重要任务。积极心理健康教育为培育高职制造类专业学生职业核心素养提供了新视角,有着重要的现实价值。提出以职业自我效能感、积极职业人格以及职业场域作为实践的三个重要维度。认为可以从育人共同体、课程教学、第二课堂活动、心理健康教育等方面探索具体路径,提高培育实效。
2020年04期 v.37;No.144 23-2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85K] - 潘永胆;黄世涛;
水利类高等职业院校正在不断地探索与企业深度合作、产教融合的发展之路,在新时期形成了订单班、现代学徒制、职业教育集团等多种校企联合人才培养模式。从水利高等职业教育开展订单班培养实践过程中遇到的难以大规模开展、考核机制不完善等问题展开论述,提出了加强"订单班"组织领导、建立制度、明确教学模式的措施和建议。
2020年04期 v.37;No.144 27-2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51K] - 吴伟民;刘启够;颜志敏;
针对目前人们在日常生活和生产领域存在的安全意识和安全技能总体偏低问题,结合职业院校专业建设与学生能力培养的要求,探索建设公共安全与专业安全相结合——"公专融合"的体验式安全教育实训场,对实训模块进行划分,列出各模块体验清单、设备清单、场地及配套基础设施清单,进行系统开发设计,并将其推广应用,使之成为学院和当地市民公共安全教育基地、毕业生或企业员工开展各类专业实习或上岗前的安全培训基地。
2020年04期 v.37;No.144 30-32+6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91K] - 杜志琴;
湖北省作为中国"一带一路"倡议与长江经济带发展战略的交汇点,是中部崛起的重要战略支点,急需大量国际化的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服务各类"一带一路"建设项目,对国际化人才的培养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指出了湖北高职院校中外合作办学项目在生源质量、人才培养、师资队伍和质量监控体系等方面存在各式各样的问题。提出了打造品牌效应,吸引优质生源、整合优质资源,明确项目定位、外引内培相结合,加强师资队伍建设和完善质量监控体系,持续改进办学质量等举措,以期为湖北省高职院校中外合作办学项目国际化人才的培养提供参考。
2020年04期 v.37;No.144 33-3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85K] - 王启亮;沈丽虹;权振亚;赵哲平;
运用教学质量综合测评系统对顶岗实习学生的教学质量监控进行了研究。针对学生顶岗实习质量管理中出现的有关问题,通过测评系统制定相应的指标体系,依据测评数据对测评结果进行分析,并针对测评过程中发现的问题提出了相应的诊断建议。对促进工学结合的人才培养模式改革,不断提升人才培养质量提供出了探索性的建议。
2020年04期 v.37;No.144 37-4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85K] - 孙羽枫;
高职院校开展体育在线教学是顺应新时代教学信息化发展的需要,有利于实现学生学习主体化、进一步丰富体育教学资源及帮助化解教学统一化和个性化之间的矛盾。但当前高职院校体育在线教学面临着技术环境的制约、教师在线教学的能力和素质不足、教学互动信息的缺失及教学过程性评价存在盲区等困境。对此,高职院校应建立稳定的教学技术环境、提高教师在线教学能力、设计合理的教学模式及强化评价考核,以促进高职院校体育在线教学建设的进一步发展。
2020年04期 v.37;No.144 41-44+5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94K] - 刘胜奇;
实践教学能力是高职教师核心教学能力中最重要的部分,其水平高低直接关系到实践教学效果及学生的专业技能培养。要实现专业培养目标,就必须提高教师的实践教学能力。目前高职学校存在教师对实践教学认识不足、实践能力欠缺,教师缺乏提升实践教学能力渠道等问题。为此,学校要完善教师考核机制,加大实训基地的建设,全面加强校企合作,为教师提升实践教学能力提供渠道和创造条件。教师要树立终身学习的理念,提高对实践教学的认识,积极参加各种提高专业实践技能的活动,到企业锻炼,以达到提升自身实践教学能力的目的。
2020年04期 v.37;No.144 45-4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85K] - 王卫卫;
实践教学是培养大学生创新能力的重要途径。针对发电类专业的特点,分析实践教学体系创新存在的问题,构建由目标体系、内容体系、保障体系、管理体系、考核评价激励体系组成的实践教学体系,实现学生创新能力培养与技术技能培养的有机融合。
2020年04期 v.37;No.144 49-5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65K] - 葛启文;
推行物流管理专业"1+X"证书制度试点有助于提高物流业技能型人才培养质量,当前试点工作正稳步推进,但仍面临诸如职业技能等级证书认可度不高、参与试点院校办学水平参差不齐、物流业细分产业相关证书缺乏等问题,应加强校企联动培养,提升师资培训能力,同时完善物流管理"X"证书体系,以提高高职物流人才培养质量。
2020年04期 v.37;No.144 53-5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94K] - 卜忠群;
各高职院校近年日益重视电子商务专业技能竞赛,但普遍存在日常实践教学与技能竞赛不相融的问题,技能竞赛作为强化学生实践能力的作用没有发挥出来。为了解决这一问题,必须优化课程设置、创新课堂教学模式,使专业技能竞赛考核的知识点与日常实践教学的知识点紧密结合,一方面使课堂教学技能竞赛打下良好的基础,另一方面利用技能竞赛促进实践教学的改革。
2020年04期 v.37;No.144 57-6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86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