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纵横

  • 水库防护区泵站设计排水量实例分析

    李殿球;张琳;汪繁荣;

    大中型水库一般都修建在山区,库区农田(包括居民点等)防护工程多建在水库淹没深度不大,但处在库区集水区的最低洼处。山区地形坡度大,降雨汇流历时短,区间调蓄能力差,并且防护区多有河流通过。因而,库区防护工程排水泵站与平原圩区除涝泵站在排水设计流量计算上有着根本的区别。通过长江三峡工程库区巴东县平阳坝防护工程设计的实践,探索出用来水过程线推求库区防护工程排水泵站设计流量的方法,该法既省力,又准确。

    2013年01期 v.30;No.113 1-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89K]
  • 某大型重力坝深厚覆盖层纵向围堰沉井抗滑稳定及处理措施研究

    雷茜;

    某大型重力坝坝上游段二期纵向围堰地基覆盖层深达45~62m,经过多方案比较选定了沉井作为地基覆盖层处理方案。由于地基存在缓倾角破碎夹泥层,对抗滑稳定不利。计算结果表明,在已勘明的地质情况下,即使不考虑侧向岩石抗剪,大部分单个沉井的抗滑稳定安全系数K'c也能满足规范要求;在考虑侧向岩石抗剪等有利因素后,K'c均可满足规范要求,不需要采取加固处理措施。对假想的最不利的地质情况也作了相应的计算,在考虑了侧向岩石抗剪等有利因素下,大部分沉井的K'c也能满足规范要求,对个别不满足要求的沉井也作了加固预案。通过计算,验证了沉井作为深厚地基覆盖层处理方案的可行性。

    2013年01期 v.30;No.113 4-8+1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442K]
  • 陆水水库生态修复方式探讨

    黄雄;郑志强;

    受城市河道污染及库周各类污染物的影响,目前陆水水库水体水质下降至Ⅲ类。提出将陆水水库划分成入库口、库区、岸边带3个修复单元,再根据各单元的特征采取低成本高去污率的合适措施来进行水体生态系统修复。

    2013年01期 v.30;No.113 9-1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46K]
  • 某大桥灌注桩施工技术

    汤浩;龚静;陈红芳;

    介绍了某大桥灌注桩施工方法,控制好泥浆比重、混凝土的坍落度与和易性是保证顺利灌注混凝土的重要因素。重点对成孔、清孔、泵送混凝土的配制和灌注以及灌注中常见问题的处理等施工关键工艺作了论述。

    2013年01期 v.30;No.113 12-1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33K]
  • 导流隧洞衬砌混凝土缺陷的产生及处理方法

    袁丙青;孙海兵;汤浩;

    以普西桥水电站导流隧洞衬砌混凝土缺陷检查、原因分析及处理为例,从混凝土缺陷产生的原因、类型、处理原则、方法工艺等方面进行了介绍。

    2013年01期 v.30;No.113 15-1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61K]
  • 华中数控系统宏指令在零件倒角处理中的应用

    任重;

    针对手工编程和自动编程在零件倒角处理中存在的局限性,着重阐述了华中数控系统宏指令在零件倒角处理方面的应用。并通过实例剖析、程序编写及仿真验证,进一步诠释了宏指令在解决上述问题方面便捷实用的独特功效。

    2013年01期 v.30;No.113 18-2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96K]
  • 离合器压盘零件孔加工组合机床的传动系统设计

    杨哲;杨学威;

    离合器压盘零件是离合器中非常重要的零件之一,通过对其加工要求和生产批量的分析,选用组合机床制造不仅可以保证良好的制造加工精度要求,而且很大程度上提高产品的生产效率、节约成本。本文主要是从离合器压盘零件尺寸、外形和技术要求入手,拟定组合机床所要完成的加工内容后,对机床传动系统中的主轴、齿轮进行了计算和分析,并完成了多轴箱的传动系统设计。

    2013年01期 v.30;No.113 22-23+2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95K]
  • 太阳能光热发电的发展现状及前景分析

    张争;夏勇;

    利用太阳能发电是开拓新能源、保护环境和节能减排的有效途径,作为太阳能发电方式之一的光热发电也逐渐被人们所重视。本文介绍了光热发电的基本原理和国内外发展现状,并对其发展前景进行了分析。

    2013年01期 v.30;No.113 24-2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20K]
  • 用水文比拟法推求相邻中小河流测站年径流量

    朱小荣;黄锦鑫;王朝辉;

    在涉水工程的规划设计、建设和洪水预报以及水文调查、水文查勘等领域中,往往需要收集某流域河流的径流量等相关水文数据,特别是年径流量和最大流量等特征值。以陆水流域的毛家桥和白霓桥两站为例,将已有的实测降雨径流资料用水文比拟法应用于需要延长水文系列的中小河流测站的径流推求中进行探讨。

    2013年01期 v.30;No.113 27-2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16K]
  • 城陵矶年最大单沙过程与落差关系分析

    张潮;陈建湘;汪卫东;

    采用2000~2010年鹿角站~城陵矶(七里山)站水位落差与城陵矶(七里山)站实测含沙量资料分析,得出:洞庭湖出口水道含沙量与鹿角站~城陵矶站(七里山)水位落差有比较稳定的对应关系,当落差大于1m时一般会出现大于0.3kg/m3含沙量,含沙量大于0.3kg/m3时水位级在23~27m之间。该方案应用为捕捉沙峰过程,使城陵矶(七里山)站沙峰出现的预见期提前,减少了测次布置的盲目性,节约了生产成本,防止漏测年最大或次大含沙量过程。

    2013年01期 v.30;No.113 30-31+4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28K]

教育理论与实践

  • 汽车电子技术专业三阶段工学交替人才培养模式研究

    高丽洁;

    汽车电子技术专业三阶段工学交替是深化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的必然选择,学生职业能力形成的关键教学环节。本文主要对三阶段工学交替人才培养模式的有效实现方法进行探讨。

    2013年01期 v.30;No.113 32-3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79K]
  • 高职院校学生信仰问题探讨

    黄春英;徐娟;

    随着我国高职教育的快速发展,高职学生群体越来越受人们的关注,特别是高职学生的信仰问题,近几年来已经成为理论界的一个热点。围绕信仰教育问题,以武汉某高职院校为例,探讨高职学生信仰的现状、原因以及对策。

    2013年01期 v.30;No.113 34-3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80K]
  • 高职学生职业规划教育的问题与对策

    田兴政;

    培养高职学生良好的职业规划意识和自我职业规划能力是提高学生就业竞争力的重要条件。本文阐述了高职学生职业规划教育存在的问题,对增强高职学生职业规划教育提出了对策性思考。

    2013年01期 v.30;No.113 37-3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64K]
  • 涉农专业职校学生心理健康状况及提升对策

    宋广侠;

    心理健康教育是现代教育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它已作为新的教育理念走入校园,在职业院校中,涉农专业学生是一个特殊的群体,由于其专业特点、就业特点和工作性质与其他专业大相径庭,因此与其他学生相比,面临的社会环境和成长过程中遇到的问题趋于多元化,也更容易产生各种心理矛盾和冲突。但是在众多的职业院校特别是农业类职业院校中涉农专业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还处于起步阶段,以致很多涉农专业学生形成很多心理问题等待解决。本文关注涉农专业学生的心理健康,就其心理问题及教育对策谈谈自己浅薄的认识。

    2013年01期 v.30;No.113 39-4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86K]

思想·政治·道德

管理科学

  • 国有企业薪酬管理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研究

    江梅;

    薪酬分配制度改革直接关系到企业的生存和发展。本文旨在通过对我国国有企业薪酬管理现状的分析,总结国有企业在薪酬管理设计中的问题,并提出相应的解决对策,以期对国有企业薪酬管理改革提供一定的理论指导。

    2013年01期 v.30;No.113 44-4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79K]
  • 国有企业无形资产审计存在的问题及完善对策

    张亚薇;

    无形资产企业是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基础,是企业潜在的巨大财富。由于我国尚未出台针对无形资产的具体准则,面对无形资产管理不规范、国有企业无形资产流失的现状,有必要对我国无形资产审计的现状进行深入分析,针对其存在的问题进行研究,并提出相应解决策略。

    2013年01期 v.30;No.113 47-4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70K]
  • 中小家族企业的管理问题与对策研究

    苏波;

    中小型家族企业在当今世界上是最普遍、最主要的企业组织形式之一,具有顽强的生命力和竞争力,同时也存在着一系列问题和弊端。本文分析了中小家族企业在不同阶段的管理特点,指出了其普遍存在的问题,并总结了解决对策。

    2013年01期 v.30;No.113 49-5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97K]
  • 高校贫困生资助工作的探讨

    周力;

    高校贫困生是一个需要特别关注的群体。国家先后建立并完善了贫困大学生经济资助保障体系,在很大程度上缓解了贫困生的上学压力,但也出现了一些值得注意的问题。本文就近年来贫困生资助工作中存在的有关问题进行探讨,并提出对策。

    2013年01期 v.30;No.113 51-5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65K]
  • 电子档案在高校档案管理工作中的应用

    王莉萍;

    电子档案作为信息社会发展的产物,已经成为现代社会各项工作必不可少的重要组成部分,随着信息化时代的到来,高校档案管理工作面临新挑战。本文就如何做好纸质档案管理向电子档案管理的转变,电子档案的特点及如何加强对电子档案的管理,做了详述。

    2013年01期 v.30;No.113 53-54+5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81K]
  • 高校内部实施委派会计制的问题探析

    文英;

    随着市场经济环境的深入人心,高校开展了系列改革,财务管理方式也发生了不少新的变化。委派会计制已经在不少高校实施,这一制度的落实对高校产生了很大影响,相关利益主体之间的矛盾也日益凸显,本文结合高校会计工作实践,探讨新时期高校实施委派会计制中存在的系列问题,从而为高校发展提供有效的建议。

    2013年01期 v.30;No.113 55-5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81K]
  • 做好现场监理 确保工程质量

    王景;

    先提出现场监理的基本概念及意义,然后从建立监理责任制、严格质量控制程序、科学有效地执行监理职能、完善考核制度等方面进行了理论分析,认为正确实施现场监理,是确保工程质量的关键。

    2013年01期 v.30;No.113 58-6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77K]

教学课堂

  • 任务驱动法在数控加工工艺教学中的应用

    邹哲维;

    分析了任务驱动教学法的概念及基本特征,阐述了其在数控加工工艺课程中的应用实践,详细介绍了教学组织与设计,并围绕具体案例展开介绍教学组织与课堂实施过程。

    2013年01期 v.30;No.113 61-6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06K]
  • 行动导向教学法在高职语文教学中的应用

    高志欣;

    高职语文是高等职业教育的一门基础课,传统教学方法使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无法得到充分发挥,本文以教学过程中行动导向教学法的应用出发,归纳了高职语文行动导向法的应用要点和经验,以期为该课程教学改革提供有益的经验借鉴。

    2013年01期 v.30;No.113 64-65+6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88K]
  • 英美文学教学中大学生人文素质的提升策略

    王晶;

    英美文学课程,既可提高学生的文学鉴赏能力和文化交际能力,又可加深学生对英美国家的政治、经济、社会、文化等方面的认知和了解,有助于提升学生的人文素养。针对目前英美文学课程日益边缘化的现象,推进英美文学教学内容、教学模式的改革是必要的、紧迫的。

    2013年01期 v.30;No.113 66-6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72K]
  • 高职英语课堂教师话语分析

    陈嘉恩;

    分析了高职英语课堂上教师话语普遍存在的问题,并提出相应的改善措施,旨在让广大英语教师反思并优化自己的课堂话语,进而提高课堂教学质量。

    2013年01期 v.30;No.113 68-69+7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80K]
  • 调和级数与P级数sum from n=1 to ∞(1/np)敛散性简证

    吴章文;

    传统教科书在讨论调和级数与p-级数敛散性时非常注重知识的衔接,完整严谨地证明了p级数与调和级数的敛散性。在实践中,学生是学习和研究数学的主体。面对不同的教学对象,对教材及内容的讨论应当适度灵活。本文将用几种简明证法讨论调和级数和p-级数敛散性,以供比对和参考。

    2013年01期 v.30;No.113 70-7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78K]
  • 试论高职院校普通话教学

    黄碧静;

    普通话是工作、交际的重要工具,是素质教育的重要内容。本文简要阐述了高职学生学习普通话的重要意义,对高职院校普通话教学存在的问题进行了具体分析,总结了开展普通话教学的若干经验。

    2013年01期 v.30;No.113 72-7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88K]

语言·文学·艺术

  • 电影《一九四二》的传播学解读

    黎民;

    电影《一九四二》自上映以来,引起一阵"观影热"。该片不仅获得了较高的票房收入,而且引发了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本文从传播学的角度解读该片的"热映"现象,从传播者、传播内容和传播受众三个方面分析该片的价值意义。

    2013年01期 v.30;No.113 75-7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82K]
  • 试论《中国好声音》对电视选秀节目的创新与启示

    詹杏芳;黄碧静;

    本文的出发点是对近几年来中国电视选秀节目兴衰交替的思考,着重分析了2012年热播的《中国好声音》在大片策略、整合运营模式、赛制内容形式等方面的创新,指出该节目既有别于传统音乐类选秀节目,也打破了传统的"制播分离"模式,其精神内核应是"反选秀"。并总结了该节目对当前电视选秀节目的启示,从趣味性、互动性、去功利化、整合化的角度提出了电视选秀节目的创意策略要点。

    2013年01期 v.30;No.113 78-8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84K]
  • 下载本期数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