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纵横

  • 非饱和砂土强度特性的室内试验研究

    曾玉莹;

    以广东珠三角地区某场地砂土为研究对象,通过同时控制吸力、净室压力的非饱和土三轴剪切试验和同时控制吸力和净竖向压力的非饱和直剪试验,分析探讨了非饱和砂土的应力—应变性状及强度规律,得到了各自的变形和强度参数,并将这些参数进行了比较和分析,得出随吸力和净围压的变化,其强度、变形和各强度参数之间的变化规律。

    2011年02期 v.28;No.106 1-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85K]
  • 基于混合高斯分布的红外人脸分割研究

    曾华;

    本文研究了基于混合高斯分布的红外人脸分割。先将人脸像素点用不同的高斯分布进行分类,再利用统计学的概率大小决定某个像素点应该是人脸皮肤,还是背景,达到分割目的。并对测试图像的每个像素点使用贝叶斯公式,使得分割的错误率达到最小。实验证明,用该方法进行红外人脸分割可以达到了比较理想的效果。

    2011年02期 v.28;No.106 5-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443K]
  • 漳河水库流域降雨序列变异点分析

    王玉梅;胡小梅;郑国;陈崇德;

    依据漳河水库流域1963-2008年降雨资料,采用Mann-Kendall参数秩次相关检验法对其未来变化趋势和变异点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1)在显著性水平α=0.05下,漳河水库流域年降雨量总体上呈缓慢下降的变化趋势;(2)降雨量的显著变化点在1995年,以1995年为分界线,前后两个系列的水文统计特征值具有明显差异,已经不符合"一致性"的要求;(3)流域地区1月和7月的降雨量变化趋势的随机性成份很大,应采取相应对策和措施,以应对未来可能出现的干旱或暴雨洪涝等自然灾害;(4)流域人类活动日趋频繁,使得流域下垫面条件发生了较大的变化。

    2011年02期 v.28;No.106 9-11+1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93K]
  • 垂线输沙率计算方法的理论分析

    刘伟林;韩念民;郭爱军;

    由垂线含沙量分布公式与流速指数分布公式的乘积得到垂线输沙率分布公式,据此对12种垂线平均输沙率计算方法进行了分析比较,并提出了改进意见。建议用辛普生九点法与高斯—勒让德四点法作为计算垂线平均输沙率近似真值的方法,其中后者不仅工作量小,精度高,还避免了施测底速底沙的难题。

    2011年02期 v.28;No.106 12-1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03K]
  • 采用流量权重系数法推求断面平均含沙量的应用分析

    杨劲;毛北平;向自强;

    采用流量权重系数法推求断面平均含沙量法在长江干流水文站已应用,其原理源于部分流量加权法。通过对测站历年实测资料的分析计算,得到各取样垂线间的部分流量权重系数,如能满足规范的精度要求,则无须在悬移质输沙率测验中同步测流。利用垂线平均含沙量与垂线间部分流量权重系数的计算即可得到断面平均含沙量。运用此法能快速完成悬移质输沙率测验,减少流量测次,大幅降低生产成本,更能完整地掌握好含沙量测验过程,提高沙峰测验能力。

    2011年02期 v.28;No.106 17-1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07K]
  • 全自动数字水下地形测量系统在工程水文勘测中的应用

    吴勇;程正选;吴文德;

    随着GPS技术的不断发展,RTK技术的出现,以及计算机技术的高速发展,使得平面定位技术实现了高精度、自动化、数字化、实时化,而随着测深技术的数字化、自动化,为水下地形测量的数字化、自动化提供了基础,为工程水文勘测提供了先进的手段。本文就全自动数字水下地形测量系统的组成、工作原理、作业方法进行了介绍,并根据工程实际,对其测量精度、误差源进行了分析。

    2011年02期 v.28;No.106 20-2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15K]
  • 我国智能电网建设的战略意义及发展方向分析

    李家坤;

    面对新形势、新挑战,国家电网公司提出了加快建设坚强智能电网的战略目标。本文介绍了智能电网的内涵、特征,分析了智能电网建设的战略意义及其发展方向。

    2011年02期 v.28;No.106 23-24+4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08K]
  • 电子式互感器的应用及市场前景浅析

    钱进;胡海燕;

    电力系统继电保护技术的发展趋势是计算机化、网络化、智能化、测量(计量)和通信一体化,这对互感器的数字化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本文描述了OET系列电子式互感器的用途、范围、特征及工作原理及实际应用中的相关问题。

    2011年02期 v.28;No.106 25-2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91K]
  • 某基坑施工对地铁五号线的保护措施

    郭青伟;黄宏亮;白坡;李玉涛;

    基坑开挖施工在地铁五号线采取了如下保护措施:对地铁隧道正上方的结构采用大梁托换的方法;采用分段开挖及恢复水位时分段回压;在水位恢复前用堆载预压,最后采用分层卸载。这些措施有效地保护了地铁五号线的正常运行。

    2011年02期 v.28;No.106 28-3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68K]
  • 某水库拦河坝渗漏原因分析

    黄扬一;彭良余;

    从地质构造与测压管观测情况等方面,综合分析了拦河坝渗漏的原因。

    2011年02期 v.28;No.106 31-3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619K]
  • 地下管线变形控制条件调查分析

    黄宏亮;

    从地下管线的材质、输送介质、接头形式、管线走向、管道内径、管线埋深、管线与隧道之间的距离等方面分析了管道变形大小的控制条件,对国内外相关地下管线的研究做了一些统计调查,并从刚性和柔性两个方面对管道的变形进行了安全性能评价。管线的控制标准可以从地层移动、管线接头转角与脱开以及管线应变等方面考虑制定。

    2011年02期 v.28;No.106 35-3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17K]
  • 老水电站电气设备改造的经验与教训——以通城黄龙三级电站技术改造为例

    彭明;

    以通城县黄龙三级电站技术改造项目为例,总结了改造的经验与教训,可供类似项目借鉴。

    2011年02期 v.28;No.106 38-4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90K]
  • 劈裂灌浆在水库土坝中的防渗加固机理

    朱礼俊;黄雄;

    用劈裂灌浆防渗加固技术来改进坝体的稳定性,是堤坝加固领域的一种非常有效的加固方法,多年来该技术在中小型水库土坝防渗加固中得到广泛应用。本文针对土坝劈裂灌浆加固机理进行了分析研究。

    2011年02期 v.28;No.106 41-4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60K]
  • 房屋外墙渗漏的预防

    陈保国;

    分析了外墙裂缝产生的原因,介绍预防裂缝的方法。

    2011年02期 v.28;No.106 43-4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69K]
  • 汽车气压制动的故障原因及其排除

    邱珍武;

    介绍了汽车气压制动不良故障的排除过程,阐述了故障的成因,并对由汽车气压制动系统技术性能所造成的故障进行拆检分析,提出了此类故障检修排除时的方法和需要注意的事项。

    2011年02期 v.28;No.106 45-4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66K]

教育理论与实践

  • BOT模式在高职院校实训基地建设中的应用研究

    胡凯;王甘林;胡育;侯林峰;陈保国;

    随着高职院校开放性、职业性、实践性、教育理念的不断强化,建设大量与企业零接轨的实训基地成为亟待急需的任务,本文立足现实,分析了BOT模式在高职院校实训基地建设中应用的可行性、必要性,并探究了其运作的程序和应注意的若干问题。

    2011年02期 v.28;No.106 47-49+6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94K]
  • 以就业为导向构建汽车专业实践教学体系

    李亮亮;

    根据高等职业教育汽车专业的培养目标和教学特点,结合我院汽车专业实践教学现状,从实践教学体系的改革理念、基本原则、构建思路、支撑与保障体系建设等方面分析了实践教学改革的重要性、必要性和迫切性,提出了以就业为导向构建汽车专业实践教学体系,加强实践教学改革的思路。

    2011年02期 v.28;No.106 50-5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75K]

管理科学

教学课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