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纵横

教育理论与实践

  • 一例新生适应不良综合症的咨询案例报告

    肖晶星;

    针对一例大学新生适应不良综合症问题做出心理咨询案例报告。在心理咨询师的心理咨询下,通过相关的心理学知识,采用认知行为和现实疗法达到咨询目的。在咨询中对求助者的成长经历及认知模式进行了深入的分析,通过四次咨询达到了预期的效果。

    2010年04期 v.27;No.104 36-3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22K]

思想·政治·道德

  • 巩固军训成果工作的探索与实践

    李亮亮;

    军训是学校人才培养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作为入学教育和国防教育的重要内容,军训在人才培养工作中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如何在集中军训结束后保持和发扬军训成果的后续效应,把学生在军训期间获得的良好习惯和作风内化到学生的学习、工作和生活中,必须注重巩固军训成果活动的研究与实践。本文就巩固军训成果活动在开展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提高大学生国防意识、促进大学生军事素质形成、培养学生终身锻炼习惯、促进校风学风建设和人才培养中起到的重要作用等进行了分析。

    2010年04期 v.27;No.104 41-4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89K]

管理科学

教学课堂

语言·文学·艺术

  • 中国古典小说中的“鬼神情结”

    但红光;

    在我国古代小说作家的创作中,借鬼神表达思想,帮助完成故事,始终是一个挥之不去的情结。它的形成既有我国古代社会文化心理的原因:由于科技欠发达,人们相信鬼的存在;也有作者个人的因素:驰骋个人想象,弥补人生的不足,并达到书写史传这一神圣体裁的目的。对鬼神的描写最早起源于神话这一非完全意义上的非自觉而为的小说创作中,在隋唐之后它才在小说中得到自觉的表达并在以后的小说创作中一直得以坚持,它对我国文学浪漫主义传统的开辟及文学的发展功不可没。虽然这一情结一直存在,但因鬼神模式的简单化和非系统性而使中国小说中的鬼神表意自始至终陷入简单的重复之中。

    2010年04期 v.27;No.104 70-71+7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45K]
  • 中英姓名中蕴含的文化内涵

    吴欣欣;

    姓名蕴含着极其丰富的文化历史,折射出民族文化的内涵,反映人们的价值观念。通过对英汉姓名的历史渊源,宗教信仰,价值观念等的对比研究,尝试解释英汉姓名的深层文化内涵,分析英汉文化的共性,以期增进不同民族的文化交流。

    2010年04期 v.27;No.104 75-7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33K]

读者·作者·编者